
在10月7日的长假倒数第二天,勒布朗·詹姆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预告,宣布将于8日零点揭晓“决定中的决定”,并配上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短片,最后拉出“决定二即将到来”的金色立体大字。这一幕无疑让人想起了篮球界的传奇人物乔丹的“THE SHOT”和詹姆斯的“THE DECISION”,两个历史性瞬间早已成为不朽的传说。如今,这位传奇人物似乎准备为“决定”加上续集,仿佛传奇已经回到家门口,正在拉开大门。
尽管季前赛已然开打,NBA的风平浪静让人意外。除了皮尔斯在播客节目中讨论一些与两性话题相关的内容外,赛场外并没有太多震动。而“决定二”的公布则让球迷和媒体开始揣测詹姆斯究竟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退役的猜测自然成为最直接的猜想之一。有博彩公司甚至开出赔率,认为詹姆斯宣布退役的可能性高达52%。这个数字显得相当有说服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湖人常规赛最后一场比赛的天台票价从85美元暴涨至445美元。显然,市场并非基于詹姆斯退役的可能性,而是看到了有人相信这一可能,才促使票价上升。没人关注的事情绝不会成为电视直播的焦点,这个道理自不必多言。
展开剩余79%自2003年通过选秀进入NBA以来,詹姆斯已经在联盟打拼了超过八千天。如今,40岁的他面容略显沧桑,白发渐显。近年来,每当赛季结束后,关于退役的话题总是被提起,到了这个年纪,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询问这些问题。正如作家纳博科夫所言:“一个孩子大喊‘狼来了’,如果狼来了,那不算啥;如果狼没来,那才是文学艺术。”到了四十岁,所有的男人都会在这种时刻变得更文艺,开始关注一些大势所趋,全球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后真相。如今,詹姆斯也似乎在通过某种方式接近“文艺”的境地,但实际上,纳博科夫并没有讲完那个狼来的故事,而他的结尾是:狼真的会来,那个故事才算完整。
正因如此,詹姆斯发出的这条预告,自然引发了人们对于他退役的猜测。老牌詹密莫兰特甚至在社交媒体下留言:“不要啊!”与此同时,另一位詹密博主也发表了看法,深刻地分析了詹姆斯在2014年回归骑士时没有发布“决定二”,在2018年加盟湖人时也没有发布,而现在发布了“决定二”,这一点值得深思。另有一些博主从历史角度分析各种巧合,指出乔丹退役时最后一场打的是爵士,科比也是,湖人常规赛的最后一场也是打爵士——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更深的隐情?
如果我们从乔丹的职业生涯来看,确实是公牛队的最后一场总决赛对阵爵士,但若论奇才时期,最后一战是对阵76人。因此,若按照这一思路,今年湖人或许并不会进入季后赛。
然而,除了退役,詹姆斯还留给外界其他48%的猜测空间。专家们也早已分析,詹姆斯的“决定二”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决策,尤其考虑到亚马逊在10月8日的Prime Day促销活动。亚马逊此前与詹姆斯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甚至在7月8日至11日的促销活动期间,詹姆斯为亚马逊拍摄了一则60秒的广告,名为《WHAT'S NEXT》。该广告的基本思路是擦边球,围绕退役话题展开,“詹姆斯的下一步是什么?”这不仅是一则广告,更像是一个巧妙的营销手段。
尽管三个月内两次使用相似套路或许有些频繁,但考虑到亚马逊与詹姆斯旗下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以及詹姆斯退役后可能去亚马逊担任解说员的计划,这样的商业运作无疑是值得的,毕竟公认最安全的喜剧形式就是自嘲。
然而,就在所有人等待8日零点揭晓时,詹姆斯提前在7日23点发布了“决定二”的真相。原来,这并非是退役,也不是亚马逊广告,而是他为轩尼诗品牌代言的一则广告:“我要把天赋带到顶级酒架。”这一决定虽然揭示了广告的背后,轩尼诗相关新品的预售和搜索数据随之飙升,但也引来了大量的质疑和嘲笑。评论区充斥着“就这?”、“太低级了”、“无聊”等负面声音。
我能够理解一些詹姆斯的黑粉为什么如此反应激烈。莎士比亚笔下的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曾一度认为臣民的职责就是为他鼓掌。他沉迷奢华仪式,追求自我写诗、对着镜子练习“王者之姿”,直到被推翻。被囚禁后,查理二世对着镜子感叹:“昔日的王冠,不过是镀金的幻想。”然而,黑粉们也无需过于急于嘲笑,因为人类最难戒掉的瘾之一并非权力,而是被赞美的幻觉。毕竟,詹姆斯打了二十多年,依然能在场上拿到25分,依旧会琢磨如何让自己显得更具传奇感。
至于路人和一些詹密粉丝的失望,我认为这主要源于情绪上的落差。这种落差的背后,是“决定”这个词的巨大象征意义。在2010年夏天,詹姆斯的“决定”成为了全民话题,从此也诞生了无数网络新词。从那时起,“决定”一词逐渐从负面转向中性,最终成为詹姆斯和他时代的一个标志。它不仅代表着詹姆斯的职业生涯,也伴随着一代代球迷的成长。它背后延伸出来的一切,象征着网络文化的撕裂与对立,也反映了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最后,唯一值得关注的是:湖人赛季最后一场对阵爵士的天台票,是否还能退款?
发布于:福建省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