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古今】专栏由广东省中医院陈志强教授带领男科团队主创,针对“难(男)言之隐”,宗上工之旨,博古采今,奉上专业指导与建议,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作者
既消除当下症状,又明确疾病本质,“症病同除”理念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展开剩余88%在男科门诊,很多患者深受排尿症状的困扰,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常常伴随有重大疾病的隐忧。如何高效、准确地解决“症”与“病”两大难题?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团队秉承“症病学说”理念,坚持中西医并重,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今天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为大家展示如何通过两次治疗,在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明确诊断,解除疾病风险预警。
案例分享
男科古今
患者林先生,61岁,因“尿频、尿急、排尿等待3年余”前来广东省中医院男科陈志强教授门诊就诊。由于每晚起夜4~5次,睡眠质量差,排尿费力,尿色微黄,伴明显焦虑症状,IPSS评分24分(IPSS是IPSS 评分全称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是目前全球临床上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工具,由美国泌尿协会于1992年制定并推广,适用于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的量化评估。24分属于重度症状)。
患者之前检查发现PSA(前列腺特异抗原)一直偏高,2024年TPSA为6.78ng/mL,在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良性。2025年8月8日复查检测值TPSA为7.56ng/mL,f/t=0.2,泌尿系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大小约64×52×46mm)。反复治疗仍尿频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以及带来的疲乏不适,十分烦恼。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肝血管瘤和胆囊结石。
首次就诊(2025年9月12日)
陈教授在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到患者近期复查TPSA升高,虽有既往穿刺良性结果,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明确诊断:
西医诊断:1.前列腺炎;2.前列腺增生(恶性待排?);3.高血压;4.肝血管瘤;5.胆囊结石。
中医诊断:1.精浊(肾虚湿热、肾气不足证)。
以“症病学说”为指导,制定了中西医协同的诊疗方案:
1.治“病”方面:安排盆腔PET/MRI检查(与患者协商选择),以进一步明确前列腺增生的性质,排除恶性病变;
2.治“症”方面:根据中医四诊信息(舌暗红,苔黄微腻,左脉浮弦,右脉沉),辨证为“精浊(肾虚湿热、肾气不足证)”,给予中药内服加中医外治综合治疗。
(1)中药处方以补肾益气、清热利湿为法,方药包含盐黄柏、生姜、柴胡、黄芪、煅牡蛎、生地黄、炙甘草等多味中药,共7剂,水煎内服。
(2)外治法则包括:热敏罐悬空灸气海、关元穴以温阳益气,改善排尿症状;耳穴疗法选取内分泌、神门、枕、肾、膀胱等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焦虑症状;耳部刮痧以疏通经络改善睡眠。
二次就诊(2025年9月19日)
患者反馈服药1周后尿频、尿急、排尿等待症状明显改善,入睡前排尿次数减少为1~2次,入睡后基本无夜尿,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基本无焦虑。IPSS评分8分。
检查结果:盆腔PET/MRI提示前列腺增生,FDG代谢轻度增高,PSMA摄取稍增高,考虑良性增生,双侧髂骨良性病变,排除恶性可能。
中医诊断仍属“精浊(肾气不足证)”,鉴于药已对症且效果显著,继续守前方加减,中药方剂调整后予10剂继续水煎内服,以巩固疗效。
陈教授同时嘱咐患者,后续需要3个月至半年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长期跟进疾病情况。
“症病学说”指导下的诊疗思路:
这个案例典型体现了“症病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1.明确诊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针对性选择现代检查手段(PET/MRI),首先力争明确西医诊断,排除危险性疾病,解除“病”(西医的“病”)的顾虑。
2. 辨证施治: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确定中医疾病与证型,针对“症”(中医的“病”)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法,迅速缓解患者痛苦。
3. 症病同除:在明确良性诊断基础上,中医治疗解决了尿频、尿急、夜尿多及焦虑等症状带来的症状困扰,实现了“症”和“病”的共同治理。
4. 长期管理:虽然不适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患者TPSA升高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监测PSA等指标变化,警惕恶变可能。
健康科普知识
男科古今
从难以安睡到一夜安稳,从担忧疾病到安心治疗,林先生的转变得益于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团队一直倡导的 “症病学说” 理念。这一理念在2025年9月1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科建设大会上发布的《症病学说》新书中得到了系统阐述。
什么是“症病学说”?
“症病学说”以“疗效优先”为核心理念,既守正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精髓,也整合西医精准诊治优势,以“症病同治”为关键内容与办法,为临床破解“症病同存”的诊疗难题提供可落地的方案。临床诊疗过程中,强调既要重视“症”的缓解,也要关注“病”的根治,实现“症病同除”的最佳治疗效果。
“症”指的是中医的“病”。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和痛苦,如疼痛、发热、失眠等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患者求医的主要动力。
“病”则是指西医的“病”。指疾病的本质和根源,包括病理变化、病因病机等。只有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实现疾病的根本性治愈。
“症病学说”认为,理想的医疗模式应该同时关注“症”和“病”两个方面:一方面快速缓解症状,解除患者痛苦;另一方面明确诊断,根治疾病本质。这种中西医并重的模式往往能取得“1+1>2”的疗效。
为什么需要“症病同治”?
传统医疗模式有时会陷入两种局限:一是只关注消除症状而忽视病因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二是只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症状缓解,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然痛苦。
“症病学说”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模式避免了这两种极端:现代西医通过先进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解决西医“病”的问题;中医药通过辨病辨证论治迅速缓解症状,解决中医病“症”的困扰。两者结合,既治标又治本,让患者获得最佳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在前述案例中,PET/MRI检查明确了前列腺增生的良恶性(治西医的“病”),而中药和针灸则改善了排尿症状和睡眠质量(治中医的“症”),正是“症病学说”的成功实践。
“症病学说”的诞生契合新时代医学发展要求
中西医并存是中国医学的显著特色,中西医并重是中国医学的核心优势。
“症病学说”是新时期中西医并重的实践体现,它不简单是两种医学体系的叠加,而是有机协同和优势互补。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实践,能够同时关注患者的即时痛苦和长期健康,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现“症病同除”的最佳治疗效果。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团队一直致力于“症病学说”的实践和推广,2025年9月19日《症病学说》新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发布,标志着这一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更多专业问题,请关注“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挂号男科专家咨询问诊。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起源于1988年开设的前列腺炎专科门诊,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明显的品牌科室。
专科拥有广东省名中医等高级中医人才,一方面系统整理中医古籍,充分挖掘和继承前人先贤的诊疗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中西医现代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症病同治”学说以及“前列腺癌分期论治”学说,丰富了中医男科理论,在少弱畸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专科也充分发挥微创技术优势,开展显微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显微输精管复通手术、精囊镜手术、显微取精手术等对因治疗措施,与中医特色治疗协同增效。
专科年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在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大学城医院、芳村分院均设有门诊。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发布于:广东省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